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失眠

首页 > 精神病科 > 失眠 > 治疗 > 正文

中医理论如何看待失眠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2日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工作压力都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失眠的痛苦。

中医理论如何看待失眠

失眠有由很多因素引起的,症状也比较明显。那么在中医理论上关于失眠的辨证论治也有很多见解,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五脏论治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 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 体系,并 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衡,导致阴阳失调,使人机能处于亢奋状态,从而睡不着。

2、精神情志论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昼夜节律论治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4、心肾相交论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 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5、肝脾论治

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如何全面诊断失眠症,调理失眠中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治疗虽然比较慢,但疗效还是比较好的。中医对失眠的研究也比较深刻、比较透彻。通过以上对失眠中医理论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在根本上认识失眠这种疾病。从根上调理身体,达到彻底治疗失眠的效果。

相关阅读

  • 王玉堂

    王玉堂

    主任医师擅长:抑郁症
  • 高镇松

    高镇松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 林和文

    林和文

    主任医师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
  • 杨晓东

    杨晓东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