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癔症

首页 > 精神病科 > 癔症 > 护理 > 正文

娇生惯养可导致儿童癔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3日

10岁的茜茜平时娇生惯养,一次因为考试没考好,挨了妈妈批评后往地上一坐,两眼眨动,四肢就抽动起来。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和脑ct扫描,并未发现异常。在后来住院期间没有再出现抽动,医生诊断为“癔症”。

随后通知第二天出院,当天晚上,茜茜又开始四肢抽动,两眼发直。医生给她推注了20毫升的生理盐水并告诉她这是特效药后,茜茜立刻停止了抽动,一会儿就和医护人员说说笑笑的。

娇生惯养可导致儿童癔症

癔症是一种精神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孩子在语言表达、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心理有障碍后不能很好疏通,就会通过躯体表现,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抽搐、肚子痛、肢体不舒适……

儿童癔症多见于5~10岁的女孩,多是因家庭不和、父母过分溺爱,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好显示自己和暗示性较强的性格。

患儿受到某些精神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发病。发作形式以情感爆发、躺地打滚、哭闹或抽搐等,以引起关注。每次发作后要求便得到满足,从而反复出现类似发作。儿童癔症易变化,易受暗示,发病突然,消失也快。

父母平时要给孩子提供意志锻炼的机会,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创设有一定难度的情境,让孩子在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

父母并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提高社交技能,从而体会到平等与公正,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父母要通过实例,让孩子建立“每个优秀的人都有弱点,而弱点并不影响别人对他的看法”的观念;如果孩子受到批评后,父母不妨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譬如“你认为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你呢?”“老师一定会对她喜欢的孩子要求高,是吗?”让孩子在接受批评之后仍能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父母还应及时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

总之,儿童癔症与现代独生子女太过娇生惯养有关,物质滥用、过分追求享受等都会让孩子的心理太过脆弱。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可到医院的神经精神科诊治,并消除引起发作的诱因,从心理上消除易受暗示、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

相关阅读

  • 王玉堂

    王玉堂

    主任医师擅长:抑郁症
  • 高镇松

    高镇松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 林和文

    林和文

    主任医师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
  • 杨晓东

    杨晓东

    主任医师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