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科学家发现,如果生物组织样本里含有微量导致海绵状脑病的变异普里昂蛋白,那么采用超声波轰击法即可使变异的普里昂含量升高,方便检测。这一技术为诊断海绵状脑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普里昂蛋白普遍存在于生物脑中,它发生变异之后,能够促使其它正常普里昂蛋白也发生变异,进而引起海绵状脑病,诸如疯牛病、绵羊疯痒病和人类的新型克雅氏症等。此类疾病症状为脑部出现海绵状空洞,导致神经失常乃至死亡。
海绵状脑病非常难于诊断,目前仅在患者死后进行脑组织切片检查才能发现。瑞士科学家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采用的超声波技术可以将样本中变异普里昂的踪迹进行“放大”。如果有微量的变异普里昂进入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那么用这种技术就可以根据血样诊断海绵状脑病。
变异普里昂在脑中会堆积成坚硬的斑块,这种结构能延缓变异普里昂进一步影响其它正常普里昂的速度,因此海绵状脑病的潜伏期非常长。瑞士科学家从感染疯痒病的叙利亚金黄地鼠脑部提取可能是变异普里昂的物质,把它与正常地鼠脑组织混合形成斑块,然后用超声波轰击。这种过程重复几次之后,样本里的变异普里昂含量迅速增加,直到用常规检测方法也能检查出来。